北京邮电大学,创建于1955年,是1998年全国首批重点建设的61所“211工程”项目学校;近年来,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0Gb/sp 容量ATM交换机、世界上第一个采用Q3接口的ATM网管系统、我国第一套智能网网管系统、TDSCDMA终端测试仪等。在光纤通信、无线通信、无线宽带接入、智能网、机器人、机器翻译、软交换、文字识别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在与广东省产学研合作上,北京邮电大学积极响应教育部要求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我国社会发展进步做贡献的精神,北京邮电大学积极加强与广东省地方企业的联系和沟通,广泛开展项目合作、成果转化和产品研制,双方都取得了很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产学研结合典型事例之一:成立BUPT-ZTE联合实验室
北京邮电大学和中兴通讯于1999年建立了“北邮-中兴通讯光通信联合实验室”,于2006年建立了“北邮-中兴联合实验室”,由光通信研究领域向更广泛的通信与网络领域扩展。现已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项目验收获奖、项目成果转为中兴通讯公司的产品、发表学术论文、获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等)。
产学研结合典型事例之二:“光分插复用设备(OADM)”的研发与应用
北京邮电大学与中兴通讯联合承担国家“九五”863重大课题-“光分插复用设备(OADM)”的研究开发,掌握了当时这一国际上的尖端技术,在光域上直接实现了任意波长通道的上路/下路/直通功能和光波长的灵活指配,研制成功了具有先进性、开放性、可靠性和实用性的国内第一批OADM设备,以863最高成绩Aa通过验收,参加国家863计划15周年成就展,并作为中国高速信息示范网CAINONet的重要节点之一参与组网,获2002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该成果目前已转化为中兴通讯商用产品,应用于国内主要干线。
产学研结合典型事例之三:“WDM超长距离光传输系统研究”的研发与应用
北京邮电大学与中兴通讯联合承担国家“十五”863重大课题-“WDM超长距离光传输系统研究”的研究开发,全面掌握了大容量波分复用(DWDM)系统的超长距离传输、喇曼/EDFA混合放大、非线性和色散综合管理等关键技术,采用环路实验平台完成了1.6Tbit/s DWDM超长距离光传输试验,并开发了DWDM超长传输系统的仿真软件。该课题以863最高成绩Aa通过验收,同时由于该课题技术水平高、相关技术对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影响巨大,该课题获得国家863计划的滚动资助。研究成果获2006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该成果目前已转化为中兴通讯商用产品,应用于国内主要干线。
产学研结合典型事例之四:“自动交换光网络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北京邮电大学与华为技术公司、中国电信集体公司广东研究院、中兴通讯等在“自动交换光网络关键技术”等方面的多项研究课题上开展了合作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有力推动了我国在下一代光网络方面的研究进展。
通过北京邮电大学与广东省产学研结合,以联合实验室等多种方式的产学研合作,提升了广东省企业在通信等领域高端技术的研发能力和水平,增强了企业的研发力量,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同时也促进了北京邮电大学通信等领域教授和青年教师根据应用需求进行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学术水平的提高,达到了双赢,实现了互惠。